科室动态
【医学科普】肝脏超声造影新技术是鉴别肝脏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方法
时间:2025-01-02
【字体:
手机阅读

病例分析

患者张先生,患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史超过30年。于2006年确诊为肝右前叶肝腺瘤,并接受了肝中叶部分切除术。至2018年,肝肿瘤复发,遂再次实施肝肿瘤切除术及射频消融术。2021年复检CT诊断肝左外叶高分化肝细胞腺癌,随后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了肝肿瘤射频消融术。对于这类肝硬化患者而言,定期复查、精确鉴别再生结节性质,并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至关重要。在此过程中,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肿瘤的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

今日上午9时,张先生至我院进行复查。在超声医学科杨青主任及消化中心李晓勇主任的周密准备下,超声医学科与消化科的医护人员共同协作,杨青主任顺利完成了超声造影检查,并确诊为肝腺瘤复发。此次检查为后续实施射频消融术提供了精准的定位与定性分析,这标志着我院在肝脏超声造影新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实现了我院在此领域的首次成功实践。

超声造影科普

超声造影的基本原理

超声造影,亦称对比增强超声,是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通过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例如声络维),实时、动态、全程地展示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状态。这些造影剂由微小气泡构成,能在超声波作用下产生显著的回声信号,提供更清晰的图像,辅助医生更精确地观察肝脏内部的血流动态和病变情况。

超声造影在肝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 血流情况的观察:

肝脏恶性病变通常伴随丰富的血供,超声造影能够观察到肿瘤内部形成的血管,表现为动脉期快速高增强,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低增强。

良性病变的血供相对较少,超声造影难以观察到肿瘤内部的血管,或表现为动脉期周边结节样增强,造影剂逐渐向中心充填。

2. 病变性质的评估:

恶性病变在超声造影中通常表现为不规则形态、模糊边缘和异常的血流模式。

良性病变则具有规则形态、清晰边缘和相对特殊的血流模式,如肝血管瘤表现为周边结节样造影增强,造影剂逐渐向中心充填。

3. 治疗方案的指导:

超声造影不仅可用于初步诊断,还可监测已知肝脏肿瘤的生长和治疗效果,指导肝脏穿刺活检或介入治疗的过程。

超声造影的优势

1. 实时动态观察:

超声造影能够实时显示病灶的整个血流灌注过程,提供动态信息,有助于准确判断病变性质。

2. 无创无辐射:

与CT和MRI相比,超声造影无辐射和强磁效应,适用于几乎所有患者,特别是肝肾功能不全者。

3. 安全性高:

造影剂主要通过肺代谢排出,不经过肾脏,对肝肾功能负担小,过敏反应发生率低。

4. 操作简便:

超声造影检查时间短,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便于在术中、床旁进行操作。

超声造影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包括发现肝脏肿块或异常血流的初筛,鉴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监测已知肝脏肿瘤的生长和治疗效果,指导肝脏穿刺活检或介入治疗等。

禁忌症:

对超声造影剂过敏的患者,严重冠状动脉疾病或严重呼吸道疾病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以及伴有右向左分流心脏病患者和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等需慎用或禁用。

超声医学科   联系电话:56975081

消化内分泌科 联系电话:56975019